一、IDE(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)接口
参数特点
- IDE接口是一种较老的并行接口,使用40针或80针电缆传输数据和控制信号。其最大理论传输速率约为133MB/s(ATA/133标准)。
优点
- 成本低廉,安装简单,兼容性好。
缺点
- 数据传输速率低,易受电磁干扰,线缆笨重,已被淘汰。
外观
- 接口为长方形,有40个针脚,通常为白色或黑色。
二、SATA(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)接口
参数特点
- SATA接口采用串行传输方式,支持热插拔。SATA 3.0接口的理论传输速度可达6Gbps,实际传输速度约为600MB/s。
优点
- 传输速率较高,抗干扰能力强,线缆易于管理,能耗低。
缺点
- 速度上限低于其他新兴接口,如NVMe。
外观
- 接口为L形,有7个针脚,通常为红色或黑色。
三、mSATA(mini-SATA)接口
参数特点
- mSATA接口是SATA接口的迷你版,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和小型设备,传输速度与SATA 3.0相同,理论最高速度6Gbps。
优点
- 体积小,适合紧凑型设备。
缺点
- 速度上限与SATA相同,限制了性能提升。
外观
- 物理接口与mini PCI-E接口相似,但走的是SATA通道。
四、M.2接口
参数特点
- M.2接口是一种小型化接口,支持PCIe和SATA两种传输协议。基于PCIe的M.2 SSD能提供极高的读写速度,传输速度主要由其使用的接口和协议决定。
优点
- 体积小巧,适合超薄设备,传输速率高。
缺点
- 部分旧设备可能不支持。
外观
- 为长方形,通常为22mm宽,长度有多种规格(如2242、2260、2280等)。
五、PCIe(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)接口
参数特点
- PCIe接口直接连接到主板的PCIe插槽,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。PCIe 3.0的8GT/s(每通道),PCIe 4.0的16GT/s,PCIe 5.0达到32GT/s。
优点
- 极高的数据传输速率,低延迟,适合高性能应用。
缺点
- 成本相对较高,仅适用于支持PCIe存储的系统。
外观
- 接口为长方形,通常位于主板的PCIe插槽上。
六、SAS(Serial Attached SCSI)接口
参数特点
- SAS接口主要用于企业级存储环境,支持热插拔,传输速度可达12Gbps(SAS 3.0)甚至更高。
优点
- 高性能,多设备连接能力,适合高负载环境。
缺点
- 成本相对较高,安装复杂,主要面向企业级应用。
外观
- 外观与SATA接口类似,但两段金手指之间是相连凸起的。
七、U.2接口
参数特点
- U.2接口设备端接口融合了SATA及SAS接口的特点,支持NVMe协议,理论带宽达到32Gbps。
优点
- 接口带宽高,支持NVMe协议,供电能力提高。
缺点
- 主板端接口较少,消费级硬盘较少。
外观
- 与SATA接口类似,但速度远超SATA。
八、USB接口
参数特点
- USB接口是通用串行总线,广泛用于外接式硬盘。USB 2.0为480Mbps,USB 3.0为5Gbps,USB 3.1 Gen 2为10Gbps,USB4可达40Gbps。
优点
- 普及度高,即插即用,兼容性好。
缺点
- 相比专用存储接口,数据传输速率较低。
外观
- 为矩形接口,常见于外置硬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