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:ChatGPT商业激战Ⅰ


一、OpenAI:从非营利组织到独角兽公司

OpenAI:从非营利组织,到独角兽公司

1.1“ChatGPT之父”的传奇人生
  • ChatGPT的成功,离不开山姆·阿尔特曼。阿尔特曼被很多媒体形容为“年度出圈人物”,同时称为“ChatGPT之父”。
  • 1985年4月22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
  • 2005年和同学进驻Y Combinator(简称YC,美国著名创业孵化器)的创业团队2009年10月,阿尔特曼以43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了大学时与朋友创立的Loopt(一个与朋友分享地理位置信息的手机应用)
  • 2011年,阿尔特曼开始在YC兼职,创立了一个小型风投基金(Hydrazine Capital)2014年,阿尔曼特被任命为YC继创始人保罗·格雷厄姆之后的第二任董事长,成为硅谷知名人物。
  • 阿尔特曼在创业、投资科技领域都有着丰富的经验,并因其出色的才能而备受赞誉。
  • 2015年。阿尔特曼入选了《福布斯》“30位30岁以下风险投资人”榜单。也是在这一年,阿尔特曼与特斯拉的CEO马斯克联合创办了非营利组织——openAI。
1.2成立非营利组织
  • 很少有人能想到,今天的独角兽公司OpenAI一开始只是一个非营利性组织。
  • 2014年,谷歌以6亿美元收购DeepMind。马斯克觉得如果DeepMind成功了,可能会垄断这项技术。因此,马斯克等人认为,需要组建一个与谷歌竞争的实验室,于是,非营利组织OpenAI诞生了。
  • 2015年12月,募集了10亿美元资金的OpenAI在美国旧金山成立,主要赞助者有马斯克、彼得·蒂尔(全球在线支付平台PayPal的联合创始人)、里德·霍夫曼(Linkedin的创始人)、阿尔特曼(YC总裁)、布罗克曼(Stripe的CTO),以及一些机构如YC Research、阿尔特曼创立的基金会、印度IT外包公司Infosys及亚马逊云科技
  • openAI成立的使命就是实现通用AI,打造一个具备人的心智、具有学习和推理能力的机器系统。
  • 然而很快,OpenAI的创立者们发现,单有想要造福人类的理想远远不够——保持非营利性质无法维持组织的正常运营
  • 为解决资金问题,2019年3月,阿尔特曼卸任YC总裁转为YC董事长,同时出任OpenAI的CEO,将更多的精力放在OpenAI。
  • 在阿尔特曼的推动下,OpenAI成立了一个受限制的营利实体——OpenAI LP,这种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混合体被OpenAI称为“利润上限”。
  • 根据OpenAI在2019年3月的声明如果OpenAI能够成功完成其使命——确保通用AI造福人类,那么投资者和员工可以获得有上限的回报。
1.3接受投资,携手微软
  • 2019年7月,重组后的OpenAI获得了微软的10亿美元投资,从此告别了“单打独斗”同时,OpenAI将微软的Azure作为其独家云计算供应商,双方一同开发新的技术与功能
  • 有了微软云的加持,OpenAI算力的能力和底气日渐增长,第一个突破性成果GPT-3随之于2020年问世同年微软买断了GPT-3基础技术的独家许可,并获得了技术集成的优先授权,将GPT-3用于Office、搜索引擎Bing和设计应用程序MicrosoftDesign等产品中,以优化现有工具,改进产品功能。
  • 2021年,微软再次投资OpenAI。微软作为OpenAI的独家云供应商,在Azure中集中部署OpenAI开发的GPT、Dall-E、CodeX等各类工具。
  • 2016年6月,基于CodeX,微软联合OpenAI、GitHub推出了AI代码补全工具GitHubCopilot。
  • 2023年,随着ChatGPT的爆发,OpenAI与微软再次宣布扩大合作。据The Infomation 报道,微软对OpenAI的投资将高达100亿美元。
1.4边亏损边成长
  • 虽然直到今天,OpenAI还处于一直“烧钱”、一直亏损的阶段,但不可否认,自OpenAI成立以来,其在AI领域的突破是前所未有的。
  • 2018年6月11日,OpenAI公布了一个在诸多语言处理任务上都取得了成果的算法,这就是第一代GPT,即OpenAI大语言模型的探索性先驱。
  • 也是在2018年6月,OpenAI宣布OpenAI Five 已在《刀塔2》游戏中击败了人类业余团队。OpenAI Five 继续发展并在2019年4月15日宣布打败了当时的《刀塔2》世界冠军。
  • 2019年2月14日,OpenAI官宣GPT-2模型。GPT-2模型有15亿个参数,基于800万个网页数据训练。4月25日,OpenAI公布研究成果MuseNet,这是一个深度神经网络,可以用10种不同的乐器生成4分钟的音乐作品
  • 2020年5月28日,OpenAI的研究人员正式公布了GPT-3相关的研究结果,这也是当时全球最大的预训练模型,参数高达1750亿。6月17日,OpenAI发布了ImageGPT模型,将GPT成果引入计算机视觉领域,在当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。
  • 2021年1月5日,OpenAI发布了CLIP。CLIP能有效地从自然语言总学习视觉概念。CLIP可以应用于任何视觉分类基准,只需提供要识别的视觉分类的名称,类似于GPT-2和GPT-3的“zero-shot”能力
  • 同一天,OpenAI发布了Dall-E模型,这也是一个具有影响力的模型。Dall-E是一个基于120亿个参数的GPT-3版本,他被训练成使用文本-图像对的数据集,从文本描述种生成图像。Dall-E可以创造动物和物体的拟人化版本,以合理的方式组合不相关的概念,渲染文本,对现有图像进行转换。
  • 2021年8月10日,OpenAI分布了CodeX。OpenAICodeX是GPT-3的“后代”,它的训练数据包含自然语言,还包含十亿行公开的源代码,以及GItHub公共存储库中的代码。OpenAICodeX 就是GitHubCopilot背后的模型。
  • 2022年1月27日,OpenAI发布了InstructGPT。这是比GPT-3更好地遵循用户意图的语言模型,同时也让他们更真实。4月6日,Dall-E 2发布,其效果比第一个版本更加逼真,细节更加丰富且解析度更高。
  • 2022年11月30日,OpenAI发布了ChatGPT。ChatGPT的诞生彻底点燃了人工智能赛道,也让人们认识到ChatGPT母公司OpenAI的强大实力。
1.5高估值背后的底气
  • ChatGPT已经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“黑马”。微软准备对OpenAI加码100亿美元的投资,直接把OpenAI的市场估值推至290亿美元的高位。
    • 主要收入来源
      • ①订阅费
      • ②API许可费
      • ③与微软深度合作所产生的商业化收入
  • 2023年2月1日,微软在旗下工作协同软件Teams中推出高级服务,嵌入ChatGPT功能,可以自动生成会议笔记、推荐任务和个性化重点内容,并自动以话题为单位,将会议视频分为多个单元。用户即使错过会议,也能获得个性化的重要信息。
  • 2023年2月8日,微软宣布由ChatGPT和GPT-3.5提供支持的全新搜索引擎Bing和Edge浏览器真实亮相。微软市值也因此在一夜之间暴涨800亿美元
  • 面对ChatGPT成为人工智能的现象级产品之后,OpenAI的目标是让未来的AI大模型超越人的智能。业内预测,GPT-4的规模会达到100万亿个参数。相比而言,每个人类大脑有1000亿个神经元、100万亿个突触。也就是说,下一代AI大模型的参数量已经与人类大脑的突触数齐平。而GPT-4一旦进入一个更高变量的突变之后,将表现的更加智能
  • 即使当下,OpenAI仍是一家亏损中的创业公司,但OpenAI将行业领先的GPT自回归言语模型拓展至商业化领域,其收入将快速增长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